谁能帮我找一篇可持续发展的文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21:28:07
谁能帮我找一篇可持续发展的文章

谁能帮我找一篇可持续发展的文章
谁能帮我找一篇可持续发展的文章

谁能帮我找一篇可持续发展的文章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80年代末以来,中国开始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的,一是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二是深化和扩展环境保护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真正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初步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模式,但在实际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确立起可持续发展,仍然是一个长期过程.
一、中国的唯一选择
50年代初,中国追随前苏联工业化“赶超战略”,走上了一条用高消耗、高污染换取工业高增长的发展道路.到了70年代,在付出了惨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代价后,中国开始了经济改革和开放的进程,计划经济逐步解体,市场经济逐步确立,使中国步入了一个长达1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同样达到了令人震惊的新高度.从中国今后10多年人口、经济增长的趋势看,人口、经济同环境的紧张关系尚难有大的缓解,环境、资源方面压力大、问题多、基础差这样一种不利状况还会延续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部和外部条件都受到严重制约:
(1)拥有庞大的人口,其中低素质的人口和贫困人口比例很大;
(2)自然资源基础薄弱,人均占有的资源十分贫乏,土地、水和重要矿物资源的可供量很少,环境容量狭小;
(3)科学技术基础薄弱和国民文化素质与环境意识不高的问题不会在短期内得到解决,特别是有害环境与资源的意识、行为和政策在一些方面还是根深蒂固的.
(4)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各国争夺世界资源和环境空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中国获取国际资源和环境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
在这种经济、资源与环境状况下,中国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回旋余地不大,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在达到令人满意的收入水平前,中国就将会遭受难以承受的巨大国际国内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可能出现一系列灾难后果,几乎没有可能使中国大多数人口享有发达国家的生活质量.中国将不得不寻求一种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的、非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也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自动解决.它们引证的例了是一些发达国家的长期统计结果.姑且不论这些统计结果是否能说明历史情况.对中国而言,有几个未知数,一是在中国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前,环境质量是否还能令人承受;二是今后治理的代价会有多高;三是一些自然资源和环境是否还有恢复的可能性.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中国为履行大会提出的任务,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署(UNDP)、环境署(UNEP)的支持下,先后完成了多项重大战略和政策研究项目.1992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指导中国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第一条就是“实行持续发展战略”.我国根据这一战略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1994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它把可持续发展原则贯穿到各个方案领域,并成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要依据.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提出了“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于个后十五年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到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到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这些纲领性文件和其他一系列对策、方案和计划(见表4-3)指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表4-3 中国近年来有关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对策和计划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 1992年8月
中国环境保护战略 国家环保局、国家计委 1992年
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国务院 1993年9月
中国21世纪议程 国务院 1994年3月
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 国家环保局 1994年
中国林业21世纪议程 林业部 1995年
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 国家海洋局 1996年
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国务院 1996年9月
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 国务院 1996年
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国务院 1996年
《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在“九五”计划实施过程中,中国强化了环境保护法律和规划的实施力度,明确要求到2000年,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的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按城市功能区分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淮河、太湖要实现水体变清,海河、辽河、滇池、巢湖的水质应有明显改善.在今后2-3年内能不能实现这些目标,对各级政府是一个严峻考验.从治理淮河流域污染的经验来看,必须严格实施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采取一系列强有力行动,包括强制关停大批治理无望的企业,规划和建设大批污染防治设施,任务紧迫而艰巨.目前,中国政府为此作出了新的努力,首次把环保列为国家重点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方面,在政府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强化了环保机构.
三、面向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行动
从中国今后10-15年的发展过程来看,为了能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中国政府需要在宏伟的跨世纪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中,构筑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和新型机制:
1.同环境保护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相适应,构筑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它包括三个层次: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经济立法;完善环境与资源法律;加强与国际环境公约相配套的国内立法.
2.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有效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环境.它包括三个方面:加快经济的改革,减少和取消对资源消耗大、经济效率低的国有企业的补贴;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自然资源价格体制;推行环境税.
3.同经济增长相适应,将公共投资重点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并引导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政府应在清洁能源、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城市公共交通、大规模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利用合理收费和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引导其他方面的资金进入环境保护领域,使中国的环保投资保持在GNP的1-1.5%左右.
4.同新的宏观调控机制的发展相配套,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其核心内容是政府的重要经济和社会决策、计划和项目,要按一定程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建立对政府的环境审计制度.
5.同政府体制改革相配套,建立廉洁、高效、协调的环境保护行政体系,加强其能力建设,使之能强有力地实施国家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