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欧洲文明为什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4:36:27
中古欧洲文明为什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

中古欧洲文明为什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
中古欧洲文明为什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

中古欧洲文明为什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
大问题,需要长篇大论.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一直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被称为中世纪,又因为这一时期的欧洲文明带着显著的宗教色彩而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或者信仰时代,日耳曼人的生命活力和基督教的神秘主义成了时代最强的声音.蛮族部落文化与基督教结合的后果是创造了一种骑士尚武精神与基督教受难、赎罪观念的奇怪混合,暗示出原始活力如何同禁欲精神相抗衡的悲剧主题.正像人文主义者笔下的与风车作战的堂.吉可德,在整整一千年中,西欧人一直无法摆脱精神和肉体的深刻矛盾,他们既痛苦又无奈的同包括自己在内的周围的一切进行无休止的战斗.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制度是很不完善的封建制度,政治上的分散割据的,社会几无安全和次序可言;通过采邑的层层分封,骑士们结成了领主和附庸的关系;罗马帝国的崩溃和蛮族的入侵使欧洲的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经济长期停滞不前,发展非常缓慢;常年的战争使得地方领主成为地方上的保护者和剥削者;因战争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采邑、庄园等制度正在把带有军事性质的组织变成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在这样的环境中,中世纪的欧洲人长期生活在没有保障的社会里,精神不免走向悲观和虚无,这正好为宗教的盛行铺平了道路.不久,社会结构、绘画、音乐、建筑、民族性格以及生活方式的各个细节中都带上了基督教的色彩.随着教堂和修道院的修建,追求知识转变为研究彼岸的学问,这其实不过是缺乏秩序的社会现实在价值和思维方式上的反映,与其说中世纪的西方人在张扬一种庄严肃穆的宗教精神,还不如说他们是在痛苦的灾变面前期望通过生活的宗教化来为自己找到一条脱离苦海的精神出路.
  基督教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拯救理念,这一理念相信上帝之国必将来临而基督徒最后会获得终极解救.教会通过教士制度和神圣的仪式使人获得拯救,拯救的观念表现为上帝的公正和上帝的爱的统一,拯救的观念与在世界中受苦的观念和人有原罪的观念相联系,从而唤醒人的负罪意识和行善意识.这样,通过对于拯救的体验,基督徒产生了一种新的生命力量和生命情绪,使自己摆脱本能的私欲而进入对一切神性的善良的维护.从根本上说,拯救是要人通过苦难和负罪意识,认识上帝的恩典,以便让上帝引导自己,最终回归上帝,脱离苦难和罪恶.
  基督教在欧洲文明的继承上起到了巨大作用.构建中古西方文明的第一种元素是古典的希腊文化,希腊人所崇尚的主要是个性和理想主义;第二种基本成分是罗马的文化,罗马文化是剑的文化,它强调理性、功利和实用,因此制度和法律在罗马帝国时表现得很充分;第三种基本成分是日耳曼文化,它具有具大的生命力,它的野蛮传统、地方主义和强调血缘的传统对中古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把这三种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就是第四种元素:基督教文化,它融古代的伦理和教理于一身,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超个人、超家庭甚至超越国家的普遍的精神纽带,并且期望通过传教把强调个性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法律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家庭的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形成基督教文明的时代特征.公元800年,查理大帝在教堂祈祷的时候,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日,查理加冕意味着它完成了欧洲历史上的一次大的文化整合,其中,希腊放大了的个人精神被缩小了,同时,罗马过于扩张的强大体制也受到了抑制,相反,本来不显眼的日耳曼人的家族和血亲原则却得到了加强,同时基督教成为一条纽带,把以上三者都联系了起来.通过这次文明大整合欧洲内部的结构得到了改善,希腊、罗马、日耳曼和基督教四种文化因素的比例得到了调整,这就为欧洲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
  中古时代的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管世俗世界的伦理和信仰.主教、神甫、修道院的僧侣,以及一大批长于神学和逻辑研究的学者成为教会的重要支柱,为基督教的发展不断提供理论支持,使得基督教充满了理性的思辨.教会自成体系,在宗教、政治、司法、道德、文化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中古西欧,基督教和教会组织曾经起过非常巨大的作用,对中古欧洲的发展做出过积极贡献.首先,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普通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做贡献.例如,教会经常开展对穷人的施舍工作,并且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创办医院,教会主张世俗人士实行一夫一妻制,反对随便离婚,革除了杀害婴儿的陋习.在形成于6世纪的本尼狄克修道院教规中,要求修道士进行劳动.对于农业和有用的工艺,中世纪的教会也加以提倡.
  基督教在中古欧洲的政治生活中也有过重要影响.从积极的方面讲,教会的存在促进了欧洲的政治统一,如教会曾影响和支持查理大帝统一欧洲.由于在各个城市都设有教堂,在大城市设主教,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在司法制度上,基督教会主张废除落后的神判法,反对刑讯逼供,并且限制私战和复仇.教会曾创立上帝和平运动以限制战争.这些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教会卷入政治生活也带来了消极影响.长期以来,教会拥有的广大地产引起了贵族的嫉妒.贵族的亲戚充任各级教职,一些完全不配做教吏的人被滥授教职,这引起了教会的世俗化和教士的渎职行为.例如,12世纪时,十字军对于异教徒的讨伐曾被教会广泛宣传,为教会赢得了许多荣誉.但是到了13、14世纪,对于伊斯兰穆斯林的战争节节败退,巴勒斯坦的基督教圣地降服于穆斯林.教皇呼吁各国君主重新组织十字军,但是没有成功.事实上,十字军已经变质,如第四次十字军并不攻击叙利亚和埃及的伊斯兰教徒,而是攻击拜占庭帝国的正统派基督徒.十字军一般都由世俗的君主来领导,并得到意大利商人的支持,目的不在增加上帝的光荣、扩张基督教的势力,而是发展国家的权力,促进各城市的贸易.十字军的这种变质还表现在十字军被用来攻击在欧洲的基督教异端.十字军曾被用来镇压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宗教派别,又屡次用来攻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和其他基督教的君主,这使许多基督徒都觉得教皇在利用十字军为自己谋取利益和世俗权力,因而他们不愿再服从教会的命令.人们十分惊奇为什么教皇要鼓动基督徒杀戮基督徒,并且给杀戮者报酬.
  教皇的世俗化也体现在政治方面.教皇们或者花费巨资支持或者亲自带领军队同各国的封建领主们战斗,教会法庭可以不通过世俗司法机构直接传讯人民.教会的所作所为同世俗君主们发生了尖锐矛盾,中世纪后期起,英国、法国、德国、波希米亚爆发了反对教皇的运动,要求建立民族化的教会.因此文艺复兴以后发生了路德率领的宗教改革,削弱了教会的作用,强调因信得救的思想,使基督教的救赎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