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中小学感恩教育观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3:43:39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中小学感恩教育观后感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中小学感恩教育观后感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中小学感恩教育观后感

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中小学感恩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勇敢承担爱与责任.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x100\x100讲座开始,于丹老师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树,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无私的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着大树走到了最后.听完以后,我非常感动,这不就是每个当父母的所追求的吗?能拥有一个孝顺,有责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父母们,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但现实却不是故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后,看看当今社会,空巢老人,不孝顺的子女,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初衷无法实现呢?接着,于丹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些现实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宝,物质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不是什么贬义词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标准”.孩子就应该操心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过问.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回家以后,忙得不亦乐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么,这么做到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周围人的关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责任心.
\x100\x100“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些古训由来已久,都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榜样,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父亲过世以后,50多岁的他居然彻夜痛哭,让人感动不已.还有“感动中国”当中的一些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感到震撼.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贫寒,自身艰苦奋斗获得成功,但是对父母都是无微不至,有始有终.难道是他们从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孝顺父母的品德和责任感?那么普通家长,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对社会和家人负责任的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x100\x100接下来,于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仁”字,用来阐述孩子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仁”从结构上来看是一个“人”加一个“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环境对比,从而受到感动,因此培养责任心,懂得去体谅人,关心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现为孝顺和关爱.讲座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城市组织一个活动,让城里的孩子,去和打工学校的孩子一起读书,当他们体验到打工者的孩子,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后,都发生了改变,懂得了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回到家中,对父母也是关心备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孩子责任感的形成,重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这点对我很有启发.
\x100\x100节目最后,于丹老师强调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让孩子开阔眼界,从人文古迹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看完节目后,我感慨良多,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认识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对以后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于丹老师关于感恩教育的讲座:勇敢承担爱与责任.于丹老师对孩子孝敬父母,社会责任感的养成,都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令我印象深刻.
\x100\x100讲座开始,于丹老师讲述了一个孩子和大树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父母被比喻成大树,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无私的奉献了自己所有的一切,而孩子也陪着大树走到了最后.听完以后,我非常感动,这不就是每个当父母的所追求的吗?能拥有一个孝顺,有责任心的孩子.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父母们,哪个不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但现实却不是故事,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陪伴父母到最后,看看当今社会,空巢老人,不孝顺的子女,比比皆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初衷无法实现呢?接着,于丹老师又给我们举了一些现实中非常普遍的例子,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成宝,物质方面都力所能及,生怕孩子受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不是什么贬义词了,而是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标准”.孩子就应该操心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用操心,不用过问.所以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回家以后,忙得不亦乐乎的父母,和在一旁悠哉玩耍的孩子.那么,这么做到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周围人的关心,形成不了任何的责任心.
\x100\x100“正为本,孝为先”,“孝为德之本”,这些古训由来已久,都是古代圣贤,留给我们的良言金句.于丹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榜样,例如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父亲过世以后,50多岁的他居然彻夜痛哭,让人感动不已.还有“感动中国”当中的一些人物,他们的事迹也让我感到震撼.纵观他们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境贫寒,自身艰苦奋斗获得成功,但是对父母都是无微不至,有始有终.难道是他们从小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孝顺父母的品德和责任感?那么普通家长,要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一颗对社会和家人负责任的心,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呢?
\x100\x100接下来,于丹老师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仁”字,用来阐述孩子的责任感是如何形成的.“仁”从结构上来看是一个“人”加一个“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让孩子有责任心,必须让他们出去和其他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发觉自身的不足,看到别人的困境,和自身的环境对比,从而受到感动,因此培养责任心,懂得去体谅人,关心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就表现为孝顺和关爱.讲座中,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城市组织一个活动,让城里的孩子,去和打工学校的孩子一起读书,当他们体验到打工者的孩子,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后,都发生了改变,懂得了去同情他人,关心他人,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自己的责任感.回到家中,对父母也是关心备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孩子责任感的形成,重点在于他人的交流,这点对我很有启发.
\x100\x100节目最后,于丹老师强调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让孩子开阔眼界,从人文古迹中获得人生的感悟.看完节目后,我感慨良多,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认识到了以前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对以后孩子的发展方向和教育思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我也很想知道怎么写.....

周六的上午,迎着光辉,接受了太阳的洗礼,我收看了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这个讲座加强了我的素质教育,培养了我的社会价值观与人生观。 首先讲的是培养人的孝心,最让我感动的是田世国,一个捐肾救母的儿子,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说:“母亲给了我生命,捐肾救母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一种责任!而我们孩子就应该背起这种责任,尽孝道。 儒家创始人孔子讲究一个“仁”字,于丹老师讲...

全部展开

周六的上午,迎着光辉,接受了太阳的洗礼,我收看了导师于丹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这个讲座加强了我的素质教育,培养了我的社会价值观与人生观。 首先讲的是培养人的孝心,最让我感动的是田世国,一个捐肾救母的儿子,是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说:“母亲给了我生命,捐肾救母是我应该做的。”这就是一种责任!而我们孩子就应该背起这种责任,尽孝道。 儒家创始人孔子讲究一个“仁”字,于丹老师讲了人格教育,它是人际关系的扭动,需要靠行动上的态度来获取。人的成长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学业、阅历、人格。其中阅历与人格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得到。要有信心,有恒心与毅力,将来才会走向社会的最高峰。只要自强不息,成功就属于你。社会就好比是一锅沸腾、滚烫的水,它不会因为可怜你,就会降低它自己的温度。所以,我们应像那把干茶叶一样,寻找自己的方式,成全社会。教育只是人生的起点,而我们的终点,应是我们自己寻求的方式来升华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看了这个讲座,我树立起了正确价值观与人生观。让我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懂得感恩。知道了抵抗挫折、自立、自强、自信的重要意义,使我受益匪浅。

收起

我在网上看孝把事例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