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口技的习题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22:11:13
有关口技的习题快

有关口技的习题快
有关口技的习题快

有关口技的习题快
问题在文言文下面 不知道你要的是书上的问题还是别的 如果是书上的就一直往下拉吧 在最下面
口技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②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就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 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③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④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
25.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②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③夫叱大儿声.( )
④满座寂然,无敢哗者.( )
26.《口技》一文的作者是______朝______.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朝______编选的______小说.
27.选择译文正确的一项.
①满坐寂然,不敢哗者( )
A.全场静悄悄的,不敢大声说话.
B.全场静悄悄的,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
C.全场静悄悄的,没有谁敢大声吵闹.
D.座位上的人静悄悄的,不敢大声说话.
总观全段回答:
28.全段是围绕口技者之“______”来描述的.
29.文中出现了五个“坐”字,其中有两个是名词,应写成“______”,另三个是______词.
30.此段有四次描写听众情态,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属( )
A.正面描写口技者 B.侧面描写口技者 C.直接叙述
31.文中描写听得入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现宾客由紧张而放松的句子是________,“变色”、“战战”、“几欲先走”这些词语都是写听众表现的,都很好的从______面描写口技者技艺之“________”.
32.细读①回答:
A.四个“一”表现道具的___________,而听众的情态是被高超技艺吸引之貌,这都是来写口技表演者的,这种写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B.此段的表达方式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33.细读②回答:
A.这一段的写作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
a.正面描写 b.排比手法
c.夸张手法 d.侧面烘托
B.作者写一家人同时发出的声音时,用了排比句,用波浪线在原文中标出.
34.试说明口技者的“善”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本段所描写情景的时间是_______所描写声响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本段作者写了几种声响?涉及几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虽”、“色”、“股”、“走”的意思依次应是( )
A.即使 脸色 大腿 跑 B.虽然 颜色 屁股 离开
38.文中“名”字的意思是________,其语法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一句在本段的作用是:
40.本段在整个情节中属______部分.
答案:
25.①jiàn ②jī ③chì ④huá 26.清 林嗣环 张潮 笔记 27.B 28.善 29.座 动 30.B 31.无不伸颈、侧目;意少舒稍稍正坐;侧; 善 32.A.简单;衬托 B.记叙;说明 33.A.a d B.妇手……齐发 34.正面描绘同侧面 烘托结合,对多种声音的远近、高低、变化多次从正面加以描绘,并用听众的神态等描写侧面烘托.表现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35.深夜;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和按发声前后的时间顺序 36.八种声响;四个人 37.A 38.说出,名词作动词用 39.描述听众反应 ,侧面烘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0.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 于 练 习
一、熟读课文,根据提示,画出文中描摹音响的语句.
设题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课文的主体部分,体会文中声响描写的精妙,对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获得丰富的感性印象.我们让学生根据提示填写描摹声响的语句,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口技艺人的艺术构思,从而真正进入口技艺人所设计的“规定情景”之中,所以填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体会各种声音所表现的情景,并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求学生在完成这道题和熟悉首尾两段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1.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
①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由小而大,由分而合.
遥闻深巷中犬吠……众妙毕备.
②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夫声起……妇梦中咳嗽.
2.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况.
①响声大作,由少而多.
忽一人大呼“火起”……百千犬吠.
②百千齐作,应有尽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无所不有.
二、体会课文的写作技巧,回答下列问题.
1.找出课文中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说说这些描述起什么作用.
2.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艺人的演技有什么作用?
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侧面描写手法的作用.指导学生答题时不要孤立地讲侧面描写.例如写表演,除了要写到表演者和表演内容,往往还会自然地写到欣赏表演的人的反应,而后者就是在运用侧面描写.又如开头和结尾相照应,除了使结构保持完整而外,也具有侧面烘托、强调意图的作用.侧面描写是一种常用的手法,应有所了解,但关键在于自觉、恰当地运用.
描述听众反应的语句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绝妙.”“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样写,从侧面突出表演的效果,烘托出技艺的高超.
开头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极言道具之简,意在为后文表演复杂的声响做烘托、对比.结尾重现道具,则在证实、强调刚才的一切声响都是从一张嘴中发出的,从而更突出表演者技艺的高超,也具有烘托的作用.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较多,到一定阶段需要加以整理,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的用法,获得牢固的记忆.这道题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整理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整理方式.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这些句子中的划线词,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今意义不同的,如“会”(正好赶上、恰巧、正好)、“但”(只)、“闻”(听见)、“少”(稍微)、“虽”(即使)、“走”(跑);二是古今用法不同的,如“宴”(举行宴会)、“乳”(喂奶)、“名”(说出)在课文中都用作动词,现在都用作名词.对这些容易理解错的词,应提醒学生注意.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恰巧. 宴:举行宴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仅. 闻:听见.
3.妇抚儿乳
乳:喂奶.
4.宾客意少舒
稍:稍微.
5.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
6.几欲先走
走:跑.
五、△本文和我们学过的《绝唱》都有精彩的音响描写,揣摩两文中的有关语句,试写一段描摹音响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