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林则徐短文一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23:06:07
评林则徐短文一篇

评林则徐短文一篇
评林则徐短文一篇

评林则徐短文一篇
近代中国以其波澜壮阔搅动了文明古国近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在悲壮中孕育着民族的新生,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段让中国人百感交集的记忆,外御强敌、内谋国安、最终却饮恨而终的林则徐则是这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在面对个人荣辱与国家民族命运时,他身上勇于担当的士大夫气质,大义凛然,近两百年来犹有余响.
  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观察,林则徐只是过渡时代的历史人物,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为拼命周旋,努力开眼看世界,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不愧于民族英雄;而这里的“英雄”,在我看来并非仅仅限于他抵御外辱,更重要的是不妨将他置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他以一生的胆气与热血,上报帝室知遇之恩,下谋天下苍生的安顿与生计.林则徐的意义,不应仅仅限于晚清,而是应该从长时段的角度进行体察.
  或许正是林则徐研究看似明了,实则颇为考验研究者的见识与才具,才使得坊间的林则徐传不可谓不多,但优秀者却颇为少见.甚至还有由林公后人所写者,当时由蒋介石题写书名,现在看来其中叙述亲切有余,而实证稍显不足,更遑论考据一事了.此前有台湾的朋友曾经将该书推荐给我,我反复比较,觉得杨国桢教授此书更为出彩.人物传记,当然不妨怀着温情与敬意来写,但前提是必须跳出家族记忆的范围,摆脱为亲者讳为尊者讳的文人旧习,才会使研究成果显得更全面,历史场景的铺陈才更具有张力.而不少戏说的书籍,则显得有些小儿科,没有贴着人物来写,显得很生硬,宣传的色彩过多,当然这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历史文学演绎过滥的通病.
  不仅林则徐的同胞关注他(当然也不妨谤之者),时任英国驻广州领事兼驻华商务监督的包令(John Bowring,1792-1872),在林则徐去世后很快就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林则徐逝世两周年后,包令还在英国皇家亚洲学会宣读其研究林氏的论文,称林氏“是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把自己的智慧和传统的智慧结合了起来”.来自林则徐对手甚至敌人的评价,至少从更多的角度折射出林则徐的重要.研治中国近代史的大家蒋廷黻先生自诩有了新证据,认为林则徐为了身后名,不敢舍身请命,本书作者在书中专门以一链接的形式作了评议,从历史大势与撰述心态的角度还了林则徐一个公道.晚清已经丧失活力,必须变革,但是如何变革,当权者没有主见,有主见者又无法掌控局面,屋漏偏逢连夜雨,弄得天下大乱,有良心的士大夫只能哀民生之多艰、国族之不幸.学如积薪,后来居上,杨国桢教授此书对林公的此类描述甚多,“了解之同情”让人见到先贤的不易与卓绝.
  中国文化讲究知人论世,通过优秀的人物传记可以真切地了解历史,中国历史上不乏伟大的人物,但伟大的人物却不一定有伟大的历史传记.除了对乡贤的崇敬,或许更多的是在林则徐人格力量的感召下,杨国桢教授积五十年之功,以时间为序,广求史料于世界,吸收丰富的中外文资料,加上清新洗练的笔法,成就了这本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林则徐传记,为我们展示了不愧于这段伟大历史的杰作.今年是鸦片战争爆发170周年,也是林则徐逝世160周年,对于近代中国这悲壮的一幕和林则徐这位让人追慕不已的先贤,杨国桢教授推出此书似乎是最好的纪念.石在,火是不会灭的,透过此书,我们可以读出林则徐言论与行谊之中流露出的家国情怀、书生意气,这,在在使得中华民族的脊梁更加挺拔.
  在感动之余,或许平添的是你对晚清历史的绝望,你会发现士大夫的努力,换来的却并不是国家的中兴,在一段段内忧外患的煎熬过后,只能在旧体制内苦苦挣扎.你会发觉林则徐其实很孤独,所以后来才有他激赏左宗棠的一幕,而这一幕才显得那么珍贵,因为经历体制的困厄、摧折,左宗棠这种自诩“不招人嫉是庸才”的人物不是太多,而是过于稀少,可又多郁郁不得志.这样尽力的周旋,换来的依然是不可收拾的残局,王朝政治的终结只是迟早的事,而前途似乎还混沌不明.
  杨国桢教授研究林则徐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而写这本书前前后后数易其稿,花了近四十年.在1960年,当时才二十出头的青年杨国桢为调查鸦片战争的真相,独自前往虎门进行实地调研,当时留下的照片还稍显青涩,其中蕴含着作者当年对太史公遗留下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史传统的体认,尤其让人感动.也难怪此书第一版问世后,就得到包括史学大师郑天挺先生在内的中外史学界的一致好评.
  杨国桢教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极为优秀的历史学者,他学术视野开阔、学术眼光独到,勇于挑战世界级学术课题,在中国社会经济史、林则徐、陈嘉庚、中国海洋文明史研究诸方面都堪称世界一流,培育出很多国内一流的中生代史学才俊,在林则徐、中国海洋文明史研究方面更是开创者之一.
  学问精深之外,杨国桢教授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型知识分子,他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独立的批判意识.像他一生所孜孜不倦研究的林则徐一样,杨国桢教授时常心怀国家大事,浓烈的爱国情怀早已溢出小小的学术圈.他在联续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任内,积极建言献策,结合自身的研究与长期关注,针对世界海洋竞争的新格局,曾经提出必须关注海洋、经略海洋,努力促成将维护海洋权利和利益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建言,被当年全国政协评为优秀提案,并且很快就被付诸实践.进入耳顺之年,杨国桢教授壮心不已,又将全身心投入中国海洋文明史的研究,不少研究成果通过《新华月报》、《新华文摘》等重要刊物的传播,大大推进了国人对我国海疆与海权的认知,我想,五十年前,当青年杨国桢满怀对林则徐的敬仰前往虎门踏访近代史遗迹,追怀珠江口这一近代中国屡遭外敌凌辱的伤心之地时,或许就种下了这一优秀提案的大事因缘吧!
  中华民族的历史因为近代的屈辱显得更显苍凉,更具张力,而林则徐就是这段重大历史的重要证人,我们在意的当然还不仅仅如此,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林则徐家族耕读传家、书香门第的家风(曾经是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常态)更值得当代中国人好好追慕、实践,林氏子孙正是受益于这股朗朗清风,不少人成为近代史甚至当代史上的杰出人物,中国人的未来取决于怎样对待我们民族的历史巨人,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很难想象,我们的下一代会因为吸收了那些戏说历史的“爆料”而茁壮成长.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段在赴戍之前喷涌而出的心声,2003年3月1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再度回响:面对中外记者,出身书香门第的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之明誓,将之作为他“今后工作的态度”,倘林公泉下有知,当引为隔代知音.我想,只要这个国家还存在不足、还需要前进,这段心声就会在中华民族的庙堂与草野声声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