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心得,只要一条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5:49:48
论语的心得,只要一条

论语的心得,只要一条
论语的心得,只要一条

论语的心得,只要一条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
  【注释】
  器:器皿,机器、器械.在孔子那个时代,器一般就是青铜器之类的东东,尊啊、盏啊、鼎啊之类.器也是发展的,到了工业时代,器就发展为机器、机械,到了现代,又有了更高科技的产品,比如电脑、机器人什么的.总之呢,器就是实用的东西.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皿,不是机械,不是机器人.孔子这样讲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看看器皿,每一种器皿都会有一种用途,有它存在的价值,即使以后器有所发展,也是只能用做特定的用途.这句的实际意思是,君子应当博学多才,不能只有一种才能,局限于某一种专门的学问.
  【评析】
  在《论语》里,孔子多处提到君子应如何,不应如何.君子这个话题就太大了,在这里就不讲了,只讲这一句君子不器.孔子这样讲的意思是,读书做事要抱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而不仅仅是掌握一种生存的技能.君子要做社会的脊梁,栋梁,是推动历史、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人.
  举个例子吧,谁被盖棺定论为“君子”了呢?我想到一个“戊戌六君子”,他们的所做所为,就是“君子”所为,他们是要使整个社会进行大变革,虽然他们没有成功,但是他们的君子行为永远被历史铭刻.
  再举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故事大家都熟悉,我就不再讲了,你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的读书之道,就是君子之道,周恩来从小就表现出“不器”的君子特质.而他的同学就不同了,比如他的一个同学读书就是为了帮家里算帐,这很明显就是掌握一种生活技能,就是孔子所讲的“器”了.
  孔子在讲君子与小人的时候,喜欢对比,比如下面他就讲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然而在这一句,孔子讲了一句就打住了,没有对比小人,因为这句话反之是不成立的,即说器者小人是完全不对的,孔子没有否定器.
  实际上,君子在一个社会来讲是凤毛麟角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对普通人来讲,成“器”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礼记·学记》中就讲“玉不琢,不成器”.一块玉需要精心雕琢才能成器呢,所以成器就不一般了,不成器的人还是挺多的.
  回过头再来讲周恩来的故事,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宜在一次演讲的时候,这样讲:“其实做一个普通人,能够养活父母,能够帮助父亲算账,照顾好家里的店铺,都是非常好的理想,不能因此就认为这些同学就是志向平庸.”“周总理在教育我们这些晚辈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说过让我们去立大志、做大事、做大人物,将来去振兴中华,而是自始至终让我们做个普通人.”能帮父亲算帐、照顾好家里的店铺,当年那些孩子要能做到这些,就可以说是一个成器的孩子了.反观现在的富二代们,他们能帮父亲算帐、照顾好家里的店铺吗?
  孔子的教育目标当然是要培养君子,培养社会的栋梁,而不仅仅是培养成器的学生,他经常对学生们讲君子当怎样怎样.不过,孔子也没有放弃对一般学生的培养,比如,子张学干禄,就是子张问怎样才能挣钱养活自己,孔子并没有教他生活的某种技能,而是告诉他“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说话少犯错误,行动少后悔,俸禄就在其中了,并告诉他如何才能少犯错误,少做后悔的事,其实这也是教的为人处事的君子之道.
  我们的学校,应当把培养君子作为第一理想,并把培养成器的孩子作为第二理想.周恩来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器的君子,与南开中学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我们来看一看南开的校训“允公允能”,就是公能兼备,培养南开学生既要具有“公”德,又要有服务社会的多方面能力.基于这种教育理念,南开中学培养了两代共和国总理,一位副总理,三个人大副委员长和四个政协副主席,45个院士……
  一个社会,如果有一批不器的君子,成批成器的人才,这个社会就会是一个朝气蓬勃、发展迅速的社会了.

孔子真是英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自古人皆有死,而意义在于生者的奋斗!!!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