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阐明理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0:03:01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阐明理由,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阐明理由,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阐明理由,
 

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看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并阐明理由,
推荐参考:
《民俗与迷信》
 如今,很多人认为“年味儿”越来越淡,其实年节过得有无味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俗活动的传承、开展情况.因为,以地方风俗、民间传统、民族习惯为研究对象的民俗文化,乃中华文化之根,尽管对于民俗也有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但其蕴含的文化传统则是“年味儿”的精髓.
  “年味儿”表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晚报的“五色土副刊”为给虎年春节增加一道“民俗文化”美餐,从腊月二十三(小年)起,特制了一份“年禧日历”,读来饶有兴味.从小年到正月十五,每天的旧说道儿,多数上年纪的人并不陌生.只是各地的说法大同小异,略有区别.如“二十五,炸豆腐”,我们河南农村则是“二十五,磨豆腐”,那时候农家缺油,年饭中炸货很少,豆腐要自己制作,并且是大年初一中午烩菜的主要品料.
  还有的地方讲“二十五,扫房土”,比一些地方“二十四,扫房日”晚了一天,“二十四”则是“写对子”.再如,有说“二十七,宰只鸡”,而在我们老家,公鸡打鸣,母鸡下蛋,鸡是家中宝,很少有人舍得宰鸡吃,这天的谚语则是“二十七,送闺女”,事由是:准备年饭的事儿,多是女人操办,如果家中缺少人手,嫁出去的女儿腊月间都要回娘家帮几天忙,但年前必须回到婆家,最迟不能超过年三十,更不能看到娘家除夕掌灯,否则会妨碍娘家人未来财运.还有,北京地区是“三十,熬一宿”,我们那里则是“三十儿,煺皮儿”,即女要洗头,男要剃头,有条件的还擦洗身子,干干净净迎新春.而正月是不剃头的,说是“正月剃头死舅舅”,等等.
  盘点这些民俗说道儿,说它有什么严谨科学依据,很少有人会信,更少有人会按部就班地去照办,但也不能把它们完全等同于迷信.迷信是什么?词典中有很确定的解释:相信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的东西存在,并盲目信仰崇拜.健康的民俗多与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有关,凸显着民族特征、地域特色、时空特点,体现和遵循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景的追求和期盼,属于保护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民俗中的迷信成分或不合理因素,事实上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或正在回避和剔除.如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在几十年前就委婉善意地讽刺批评过;如今城乡家庭已很少见有正规的“祭灶”仪式;再如,许多年轻夫妇都是独生子女,年三十在谁家过,老规矩已不是决定因素;至于正月理发剃头,更未见会给舅舅带来什么灾祸.
  总之,如果想让“年味儿”越来越浓,既要破除封建迷信,又要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