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知识和能力的?你会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一目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5:08:58
你是怎样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知识和能力的?你会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一目的?

你是怎样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知识和能力的?你会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一目的?
你是怎样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知识和能力的?你会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一目的?

你是怎样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知识和能力的?你会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一目的?
、提示、说明;尝试,是学生照教师指明的那样去试着做.
学法的掌握,如同知识的获得一样,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会到会的发展过程.开始,在很大程序上要靠教师在教给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明确的指点.诸如怎样发言答问,怎样执笔写字,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观察插图,怎样识记字形理解字义,怎样读词读句,怎样组词造句,怎样说完整的话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的同时,——讲明学习的方法.不单对初入学无知少法的学生需要事先指明,就是中高年级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学生,在进入较难的学习内容时,也需要事先指明.如运用中心句作段意的方法;连接段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也都要在第一次接触这些方法时由教师事先指明.
但只有教者的指明,没有学生的尝试和运用也是不行的.只有结合学习实践,运用指明的学习方法,进行反复多次的练习,收到预期效果时,才能说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
2.示范——摹仿
示范,是教者用教法为学生的学法做榜样;摹仿,是学生领悟到精当之处,并运用它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
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依据儿童善于摹仿的心理特点,无论是入学初期还是进入中高年级,都需要教师有意的、准确而明晰的给学生作出示范.把理解某类课文所采用的方法、步骤,把弄懂某人、某物、某事所设计的一系列思考问题,把突破某一难点、关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从教师教法中得到启示,领悟教法的精当处,激发摹仿心理,进而用教师示范的方法去学习新的同类的知识,能起到“教法举一,学法反三”的作用.
从“示范”到“摹仿”,和从“指明”到“尝试”不同的是,这是一种无形的指导,是学生心理内部从感知到理解的活动过程,是通过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来实现的.
3.回顾——概括
回顾,是自我发现,自我体验,反省自身运用过的学习方法;概括,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学习同类知识运用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加工,纳入学法体系的总体结构.
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的由教师指明后尝试,有的由教师示范后摹仿,有的则既不指明、尝试,又不示范摹仿,而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即便是教师指明了的,示范过的,有时学生还会修改某些部分,创造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方法.一个学生,知识的基础,个性的发展,大脑的功能,不尽相同,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不同方法.学有规律而无定法.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往往是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探索的.有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其所以特别好,除勤奋刻苦外,就是他创造了适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和发现的学习方法,比教给的学习方法管用得多.不少的学生,确实创造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应当选择时机,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运用过的学习方法,逐一分析、比较,剔除已经证实无效的学习方法,总结符合学习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经过整理,使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正确方法能够肯定下来.
从“回顾”到“概括”,同样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的完整过程.在回顾的基础上必须及时概括.只“回顾”不“概括”,不能逐步组成结构严密的学法体系,零散的方法不能实现有效的迁移.
回顾——概括在教学中一般安排一个环节进行,有时也可运用开学法交流会,办“学法集萃”专栏等形式进行.用集体活动形式,实行同学间的多向交流,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概括各自的学习方法,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深入的探求学习方法.
从“指明”到“尝试”从“示范”到“摹仿”,从“回顾”到“概括”,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掌握学习方法的发展过程.它们是相互依存,不能分割的.指明——尝试、示范——摹仿、回顾——概括是三个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途径,是由低向高,由浅入深的.要依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用.有时还可以相互渗透,交叉配合.
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2005-11-10
一、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两个明确的观点:今天教育的内容百分之八十以上都应该是方法,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习方法指导是培养跨世纪的一代创造型人才的需要.我们正处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人们只有具备获取新知识和新能力的自学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不致于落后,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作一份贡献.因此,世界各国为了培养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都在进行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家和教育家都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
事实证明:小学阶段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学习初步的学习方法,在小学阶段就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到了中学,就会一败涂地,落在后面.
二.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认识
学习方法指导(简称学法指导),它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简言之,学法指导即教学生学会学习,或者说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信息进行的一种反馈控制.
学法指导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学法化,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融处,真正体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
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学习方法的知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力结构的重要成分.法国数学家笛卡尔说过:“具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学法指导,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作用的有效措施.“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接受信息,理解、消化知识,并不断发展能力,主要是要靠学生自己这个内因的努力,而教师的学法指导正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充分发挥内因作用.总之,教师采取各种形式,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讨.
三、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目的
学法指导的具体目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技能.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学习条件最优化
具体要求是:第一,在学校、家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物理环境包括温度、光线、噪音、布置等要符合学习卫生标准;人际环境好指有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第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包括笔墨纸张这些学习用品等个人的学习条件和图书馆藏书、报刊、实验设备等学校的学习条件,要求齐全、省时、方便.第三,学生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心健康.第四,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教法与学法是相互影响的.
(二)使学习过程最优化
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自我计划、课前预习、认真上课、课后复习、课外作业、系统总结等.要求各环节不可忽视、遗漏,形成周期性良性循环,同时,各环节都要讲究方法、技巧.好的方法必然使过程达到优化.
(三)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主要包括:第一,形成自学的组织技能,比如拟定学习任务,合理规划、安排时间,创造条件,进行总结.第二,形成自学的信息技能,比如查阅目录索引,使用工具书,使用信息技能硬件等.第三,形成自学的智力技能,比如接收信息,合理识记,理解教材,独立思考等.
四、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
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是指在实施学法指导过程中,指导者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实际问题,对症下药地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的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知识水平有限,思维水平低,注意力不能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次,针对学生的学习类型差异.学生的学习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1)优良型:“双基”扎实,学风踏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学习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2)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主动,学风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3)认真型:学习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板,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4)落后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谈不上,能力弱,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类型不同,指导方法和重点不同:对第一类,侧重于帮助学生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类,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类,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类,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第三,针对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法指导一方面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又不能过分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从实际出发,对条件好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珍惜优越条件,充分利用条件,发展更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条件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前进.
(二)整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方法与其他学习和整个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从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要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特点的认识、对自身状况和条件的认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意志力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在进行指导时,要把学习方法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考虑,不能为方法而方法.只有坚持整体性原则,才能使指导更加有效、准确、持久.
(三)实践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学习方法指导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基础,仅从理论上阐述、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例如,要使学生学会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必须在讲解记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与训练;要使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就必须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掌握阅读方法.
(四)渗透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要把学习方法指导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科学方法.大多数学习方法不当的形成与教学过程有关,是由教学过程引起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传授学习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方法.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在渗透的同时,也可开设专门的学习方法指导课.
五、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主要内容
学习方法指导的范围非常广泛.在这里,我们就方法论方法,并结合小学生学习的现状来说明学习方法指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如果想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订立学习计划.计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教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白计划对于学习的意义.计划的内容包括目标与任务、完成目标的具体措施、时间安排与力量分配等.在学习上,既要有长期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长期规划是从整体上根据主客观情况确定阶段学习的目标和重点,一般以一个学期为宜.近期安排要具体到每周每日的学习,这一周要完成什么任务,学习多少小时,以什么为重点,都要有详细明确的安排.每天晚上睡觉前要对当天所做的事情作一个简要的回顾,看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同时对第二天要做的事作好细致的安排,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复习什么科目、看什么等.如果每天花十分钟做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定会获益非浅.
有的学生知道计划的重要性,计划也订得很多,但总是执行不了,因此对学习的帮助不大,反而弄得自己丧失信心.为什么呢?主要在于计划制订不合理,或目标含糊,或脱离实际,或没有弹性、无法调整等.怎样制订合理的计划呢?应该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
(1)要明确具体.计划越具体,指导性越强.因此,在设立目标时,在安排时间时,都要力求具体化.例如有个同学在计划中规定:“……本学期重点抓数学和作文.作业独立完成后,每天做五道数学课外题,争取期中、期末考试都在95分以上.每天看一篇作文,记五个好词好句,争取每次作文在75分以上.……”应该说,这样的任务和目标还是比较明确和具体的.
(2)要切合实际.要避免对自己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有的学生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目标定得太高,时间安排太紧,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不但不能指导行动,反而挫伤了自己学习的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教育学生一定要注意切合实际,循序渐进.
(3)要留有余地.由于学习、生活中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会影响到计划的执行,因此,好的计划总是留有余地、富有弹性的.在时间安排上不可过于死板,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当然,留有余地也不能太多,太多会使自己执行计划时松松垮垮,缺乏紧迫感.
(4)要及时调整.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调整是必要的.如果实践表明计划不现实,或者近期有特别的任务要完成,计划就得修改.应让学生明白:学习计划是自己制订的,应该让它适合自己.但调整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为偷懒提供方便.
(二)、指导学生科学运筹时间
时间有限,而学海无涯.如何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除了合理制订计划外,还要学会科学运筹时间.这是学习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学生认为:每天上课、做作业、睡觉,规定得死死的,无所谓运筹不运筹了.其实不然.面对相同的时间,善于运用的人,会有更多的收获.指导学生运筹时间应注意几下几点:
首先,要指导学生善于抓住学习的最佳时机.也就是说,要把时间和心境、生理变化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同样的时间,由于心理状态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心境平和的时候,学习效率高;情绪波动时,学习效率低.另外,在一天的周期内,人体的生理机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并相应地影响人的各种能力.我们如果按这种规律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就可以高效率地利用时间.如早晨用于背诵外语,下午学习轻松一点的科目,晚上用来攻克难题,都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另外,每个人的生物节律不同,要把握自己的生物节律,充分加以利用.
其次,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间隙时间.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繁忙的,成天有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习题,许多学生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时间就像海绵中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挤时间的秘诀就是尽量把时间单位缩小到最小,充分利用间隙时间学习.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如果每天能利用的零星时间有半个小时,那一年就可有180多个小时.如果每小时能读上10页,那一年就可以读完1800页书.何况我们每天浪费的零星时间远远不只半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个时间统计表,每天把做各项事情的时间一一加以记录.学生就会惊异地发现:有许多时间不知不觉消耗在无所事事之中,既没有学习,也没有娱乐,甚至没有休息.这些间隙时间成为生命的空白点.怎样利用间隙时间呢?方法多种多样.如在口袋中放一些英语单词卡片,有空就拿出来读一读;与同学边走路边讨论问题;等人等车的时间,回忆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等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间隙时间利用得好,也能派上大用场.
(三)、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学生以学习间接知识为主,因此,较多时间是与书本打交道.阅读是获得书本知识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特别要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方法指导:(1)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时间、步骤、方法等.(2)指导学生根据阅读计划要求选择阅读书目.学生时间有限,应帮助他们合理选择书目.古代学者提出读书有“四别”,即“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心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手治之书(不仅要看、背而且要摘其要点写下来)”.所以,阅读应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科书应是“手治之书”,重要的参考书是“心治之书”,消遣性读物是“目治之书”.不同的书目有不同的阅读方法.(3)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批注.在书中批注是爱书的表现,并不是糟蹋书.批注不仅可以使头脑保持清醒,而且有助于思维和记忆.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在主要观点和重要内容部分划线;在关键词下圈点;在空白处写上各种评注、疑问、答案、要点的归纳等等.在批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做读书笔记.(4)帮助学生控制阅读中的心理状态,保持必要的学习内推力,调节自己学习的情绪.(5)提供一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合理地运用.
(四)、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科学的观察方法是人们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它是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或借助相应的仪器去感知观察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有利于增加感性认识,获得直接经验.
指导学生应用观察法,应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所观察的事物纷繁复杂,不是说随便观察,就能获得知识,要根据学习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2)选择观察对象要注意典型性.这样花费较少的精力,就可获得确切的资料.(3)观察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掺杂个人的偏见,这样观察得来的资料才真实可靠.(4)要掌握相应的观察方法和技术.在观察之前要订出详细的观察提纲,制定观察的标准,记录表格和速记符号.对观察对象在不同时空活动领域中的各种状态都要做好记录.(5)对观察得来的资料要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本质化.不要满足于一些零星数据或片断实事,要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得到较全面、较本质的认识.
(五)、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学生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道德观念只有靠记忆才能在头脑中得到巩固、保持.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记忆,应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记的自觉性,积极地进行有意识记.明确识记目的和任务有助于提高识记的速度和正确性.要自觉主动地给自己提出学习和记忆的任务,而不是临阵磨枪,考前搞突击.(2)正确使用记忆方法.科学的记忆方法,能够增强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使用机械重复的方法获取知识,重视对知识的领会、理解,掌握符合记忆规律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法、图解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3)掌握记忆遗忘的规律,科学地进行复习.
(六)、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是学习不可缺少的.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注意:(1)抓住知识的精华和内在联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知识的难点、重点,避免平均使用力量,克服知识理解表面化的倾向.(2)善于多角度、多渠道地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突破常规思维,力图以全新的方案和程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积极展开联想,进行综合归纳,力求融会贯通,举纲张目.
(七)、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
学习周期中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环节,需要合理衔接,行止有序.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三种科学的学习步骤:(1)先预习后听课,这样学习目标明确,思维活动有较好的“准备性”.(2)先复习后作业,实现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达到有效地巩固和转化.(3)先思考后发问,使思维进入最佳“愤”、“悱”境界,有利于知识的深化.
(八)、指导学生选择学习环境
指导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创造有利的环境,如在墙上贴学习计划或鼓励自己奋发学习的格言、诗句等.清除书桌上干扰注意力的东西,如杂志、偶像照片、收音机、随身听、零食等.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躺在床上学习.另外,尽量到图书馆和教室里学习,因为这些地方通常学习气氛比较浓,比较安静,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六、小学生课堂学法指导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途径,听课,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习质量,而听课质量,又取决于会不会听课,或者说是否善于听课.
相当一部分同学,虽然在教室里听好多年课,但不善于听课,其表现,或者是注意力不能集中与稳定,极易分心走神;或是根据兴趣对老师的讲述有选择性地听讲,四十
分钟的课,听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或是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只是被动地听,头脑这个思维的“湖”十分平静,激不起思维的浪花.
怎样做才是会听课和听好课了呢?下面几方面对听好课至关重要.
第一,要有听课的积极态度,即听课的最佳心理准备.要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力兴趣去听课,把在教室听课视为在老师引导下步入知识宝库寻宝,相信每节课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这种心理状态,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稳定,注意集中,思想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第二、课前预习,标出疑点
预习:预先学习.上课前先看一遍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能看懂的就放过,看不懂的就用笔标出来,上课时看老师怎么讲.这样,听课就有了针对性.效果当然也要好一些.如果很难保证40分钟都集中注意力的话,那么,必须保证疑难点集中起注意力来.
多预习能培养自学能力长此坚持,有一天就能达到老师不讲自己也能看懂学会.
今天的教育注重素质培养.考试也是考你该不该知道,不是老师讲没讲过,所以,优秀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习,平时自学也显得特别重要.
在这一方面请同学们记住两句话:①能力比分数重要;
②过程比结果重要.
第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稳定,手脑并用
注意力是什么?就是专心于某一事物的品质.能长时间地看、想某一道题而不被外界环境所干扰的能力.
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课堂效果都很好.他的眼睛瞧着老师和书本,他的耳朵听着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他的思路紧紧跟着老师的引导.老师的每一句话他都不防过,并且听了大都要在心里想想为什么这样,记在心里.
为了帮助集中注意力,要坐端正,提起精神来,不要爬在桌子上,胳臂一垫,正好为想睡觉的念头准备了枕头.古人强调坐如钟,立如松,走路一阵风,很有道理.
为了加深印象,上课时,眼要看、耳要听、手要写、脑要想、嘴要说.当你全方位调动这个器官进入活动时,那个想开小差的思想自然就无法钻进来干扰你!甚至个别不守纪律同学的说话你也听不见.这种状态多好啊!这就是全神贯注.
第四,要勤思多问.听课的同时,要多动脑筋,学会思考,与教师进行思想对话,使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在理解上下功夫,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系统”线索,注意老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在思想上始终保持向老师提问的倾向,听课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听不懂或不十分明白的地方,课后要多想多问,问自己,问同学,向老师和教科书、参考书请教,一定要找到满意的答案,务求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绝不为以后的学习留下“隐患”.
第五,学会记课堂笔记.听课要不要记笔记?还是记笔记好.记课堂笔记有助于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复习记忆,也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关键是学会记课堂笔记.有的学生企图把老师的话全记下来,还追求笔记的完整,过多地考虑笔记的形式,这样会影响听课;有的学生课后不整理,不翻阅笔记,这就失去了记笔记的目的.须知,记课堂笔记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