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遗传工程的伦理和安全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6 05:54:43
谈谈遗传工程的伦理和安全性.

谈谈遗传工程的伦理和安全性.
谈谈遗传工程的伦理和安全性.

谈谈遗传工程的伦理和安全性.
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1)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即反对方的理由
①反对“实质性等同”
“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因此不必再进行安全性检测.
反对者认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主要成分是否发生改变,还应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例如,转基因番茄,除测定其成分没有改变外,还应测试人们食用后机体的代谢指标等.
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
反对方认为: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转基因农作物所表达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的伤害,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
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
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也许大多数人食用后没事,但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食用后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
因为尽管转基因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⑤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不是侵犯了宗教信仰或素食者的权益?
(2)支持方(认为不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①所谓“实质性等同”概念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评价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②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可以保证转基因食物的安全.例如,在我国,转基因农作物在研究、农田试种、大面积种植和商品化等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在分阶段核发批准证书后才允许进入下一个阶段.
③在研究转基因农作物过程中,确实在极少数品种中出现了能导致人体过敏的蛋白.科学家的负责态度,可以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例如,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牲畜食用的转基因玉米,但后来发现某些过敏体质的人误食后,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科学家抱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马上销毁了这些转基因玉米,并且不再种植.
④世界上有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加工食品,并且已经有若干年,但是至今尚未发现一例因食用转基因食物而影响人体健康的实例.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
⑴反对方的观点:部分公众担心将各类活的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他们的理由是:
①转基因植物可能会扩散到种植物以外变成野生种类,或者进入新的生态区域,在破坏了这一区域生态平衡后,成为杂草.
②它们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因为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的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③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毒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
④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用除草剂除不掉的“超级杂草”.
⑵支持方的观点
①转基因农作物虽然具有某些新性状,但当它们扩散到种植区以外时,会很快死亡.它们的生命力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强.
②转基因农作物要表现出人们所赋予的新性状,必须具有一定的水、肥等条件以及配套的种植技术.
③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
④许多农作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像玉米在种植区50m以外就很难找到它的花粉.更何况有不少农作物是自花传粉,如大豆,它们不可能将花粉传播给其他植物.
⑤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
⑴反对方的意见
①转基因会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因此担心某些地区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遭到破坏.
②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多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③有人担心:重组DNA进入水体或土壤后能存活多久?流向何方?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很难追踪.如果这些重组DNA与微生物杂交,是否会产生出对动植物和人类有害的病原微生物?
④如果在转基因植物的花粉中含有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通过蜜蜂的采集,很可能会进入蜂蜜中,再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最后有可能进入其他动物和人体内.
⑵支持方则认为
①转基因生物所转移入的只是一两种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它并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②种植具有抗虫等功能的转基因农作物,可以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这显然是转基因农作物对保护环境和人畜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由于少用了农药,农田中有益昆虫的数量也会大增.
③在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的农田里,由于农民不必再进行除草等田间操作,可以使农田管理变得容易,而且也保护了农田土壤环境.
④由于新闻报道不实,增加了公众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恐惧感.
(四)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1、首先认识到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生物技术成果,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要正视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切实认识到个别有害转基因生物的有害性,要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3、完善相应的法令法规,利用法制手段确保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4、增强科学家的法制意识,提高科学家的研究道德水平.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与生物技术有关的伦理问题有很多,我们今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有朝一日如果克隆人真的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克隆人引发的伦理问题
无论是公众还是专家,对是否应该克隆人的见解十分对立.
1、支持方认为:
(1)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既然是科学,就有它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社会应该允许科学家研究克隆人.
(2)至于说现在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还不能接受这一切,那就应该看到:人的道德观念是可以改变的,今天接受不了的东西,明天有可能被接受.
2、反对方的观点:大多数人对克隆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有的伦理学家认为:
(1)克隆人严重地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
(2)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3)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生物学家认为:
(4)由于克隆技术上不成熟,现在就做克隆人很有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生理缺陷的孩子.
但是,坚持做克隆人的科学家则认为,这些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得到解决;而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
针对上述争论,中国政府的态度是“禁止生殖性克隆人”.一再重申“四不原则”:即“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但是,中国不反对治疗性克隆.
3、两种克隆的区别
“治疗性克隆”是指利用克隆技术生产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1999年3月).其原理是利用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多方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
“生殖性克隆”是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
(二)“你支持设计试管婴儿吗?”——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伦理问题
用设计试管婴儿的办法救治自己的孩子,是否符合伦理道德?对此人们持有不同的见解.
1、反对方认为
(1)这是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2)那些配型不合适的胚胎又将如何处理?他们认为早期的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的胚胎,无异于“谋杀”;
(3)有人会滥用“试管婴儿技术”.
2、支持方认为
(1)设计试管婴儿是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因为这是父母出于强烈的爱子之心,千方百计地救治自己的孩子的行为;
(2)设计试管婴儿也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办法之一;
(3)提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这样能使两个孩子都同时存活下来,是两全其美的行为,是不违背伦理道德的;
(4)至于脐带血,那更是“身外之物”了,把它利用起来不是更符合伦理道德吗?
当然,全社会应该注意防止有人滥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例如,将此技术用于设计婴儿性别等.2003年,我国卫生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中规定,“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必须获得卫生部的批准证书”,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就包括在“衍生技术”之中.
3、“试管婴儿”和“设计试管婴儿”的区别
试管婴儿技术是为了解决不孕不育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的,具体的做法包括:体外受精、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它并不需要做“植入前的胚胎遗传学诊断”.而“设计试管婴儿技术”则需要进行“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三)你需要一张基因“身份证”吗?——基因检测引发的伦理问题
争论的焦点
1、一部分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理由是:
(1)目前人类对基因结构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尚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想通过基因检测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是困难的;
(2)人类的多基因病,既与基因有关,又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3)有某种致病基因的人不一定就会患病;
(4)有的患者的基因是正常的,仅仅是因为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在加工或修饰过程中出现错误,才表现出症状.
(5)基因检测结果本身就足以给受检查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6)许多遗传病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7)个人基因资讯的泄露所造成的基因歧视,已经在社会上出现了.
2、支持者则认为:
(1)虽然基因不是决定一切的,但是有一些遗传性疾病在后代中复现率很高,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2)对于基因歧视现象,可以通过正确的科学知识传播、伦理道德教育和立法得以解决.